老槐树下的小茶馆:一碗茶里的邻里温情
在青石镇的老街拐角处,有棵三百年的老槐树,树荫下摆着七八张褪色的木桌。李老汉的小茶馆就在这里开了二十三年,蓝底白字的招牌被太阳晒得发白,却和槐树一样成了镇上的活地图。
去年夏天最热的那日,抱着孙子的张婶突然在茶摊前晕倒。李老汉抄起铜壶就往地面泼凉茶,哧啦一声蒸起白雾。"快把人抬到阴凉处!"他吼得脖子上青筋暴起,茶客们七手八脚挪开桌椅,有人递藿香正气水,穿花衬衫的王阿婆竟从菜篮子里掏出瓶风油精。
这场景让我想起十年前那场暴雨。当时洪水漫到槐树根,李老汉把茶柜拆了当筏子,撑着竹竿在街巷里捞人。后来镇里要给他发锦旗,老人摆摆手:"我那会儿就想啊,要是茶馆被淹了,以后大伙儿上哪唠家常去?"
现在茶馆的墙上还挂着泛黄的剪报,记录着2015年寒冬里发生的事。卖豆腐的老赵查出肺癌,儿女都在外地,是茶客们轮流陪他去医院化疗。李老汉每天清晨都温着药茶等老友来,直到槐树新芽初绽的那天,老赵戴着毛线帽喝完最后一碗茶。
今年清明时节,镇上的年轻人突然发现茶馆多了块小黑板。李老汉用粉笔歪歪扭扭写着:"代写书信5元,代收快递免费,手机问题咨询管茶一杯"。穿西装的大学生村官小陈蹲在条凳上教老人用智能手机,镜头里映着槐树新芽和老人笑得皱巴巴的脸。
前些天我见到李老汉在擦那个祖传的铜茶壶,壶身"邻里和睦"四个字锃亮如新。"现在年轻人爱喝奶茶咯。"他摩挲着壶嘴笑道,"不过只要槐树还在,总有人来讨碗茶喝。"树荫漏下的光斑在他蓝布衫上跳动,像撒了一地的铜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