善良的磨坊主与神秘乞丐:一碗粥换来的奇迹

admin3周前未分类15

在云雾缭绕的青石山下,有个名叫柳溪村的小村庄。村里有位年近六旬的磨坊主张老汉,守着祖传的水磨坊过活。虽不富裕,他却总在磨坊门口支口铁锅,熬些杂粮粥接济过路的穷苦人。

这年寒冬来得格外早,腊月初八那日,北风卷着雪粒子拍得磨坊木门啪啪响。张老汉正往锅里撒最后一把小米,忽然听见门外传来虚弱的咳嗽声。开门一看,是个裹着破麻衣的老乞丐,冻得发紫的手里攥着半只豁口的瓷碗。

'老哥进屋暖暖吧。'张老汉连忙将人让进磨坊,舀了满满一碗热粥。老乞丐却不急着喝,反而盯着墙角那盘停了许久的水磨出神:'这上好的红砂岩磨盘,怎么不转了呢?'

原来半月前山洪冲毁了引水渠,村里壮丁都去修堤了,只剩老弱妇孺。张老汉叹着气又要添粥,老乞丐却突然放下碗:'我年轻时做过石匠,带我去看看水渠吧。'

雪地里,老乞丐沿着残渠走了百来步,突然蹲下身扒开积雪。只见他变戏法似的摸出几块木楔,三两下卡进石缝,又解下腰带当量绳。'明日午时水位会降二尺,把这段堰口拓宽三寸就好。'

第二天张老汉将信将疑去修渠,果然见河水退了不少。按老乞丐说的法子改完渠口,傍晚时分,久违的哗哗水声竟真的重新淌进磨坊沟渠。更奇的是,那盘沉重的磨石转得比从前还要轻快。

当夜张老汉备了酒菜想道谢,却再寻不见老乞丐踪影。只在磨盘上发现个湿漉漉的草编蚂蚱,捏起来竟嗅到淡淡鱼腥味。村里老人听说后直拍大腿:'这是遇见河神爷了啊!咱老一辈都说,腊八节这天龙王会化身乞丐考验人心呢。'

第二年开春,向来贫瘠的柳溪村突然长出格外饱满的麦子。磨坊里的面粉雪白细腻,做出的馒头能飘出二里香。更怪的是,但凡经张老汉磨坊加工过的粮食,运到城里总能卖上高价。渐渐有商贩专程来村里收粮,连带着整个村子都富裕起来。

张老汉80岁无疾而终那天,磨坊里的水磨自己转了三日三夜。村民整理遗物时,在炕席下发现个红布包,里头整整齐齐码着三百个铜钱——正好是当年修渠民工的工钱数。布包里还有张字条:'善心如水,长流不息'。

如今那盘神奇的水磨还立在柳溪村村口,磨轴处总泛着润泽的水光。外乡人问起,孩子们便抢着说:'这是河神爷爷用龙涎油浇过的!'而村里接济穷人的传统,从张老汉那代延续至今,已整整一百二十个年头。

去年腊八节,有游客拍下磨坊照片发到网上,放大看竟发现转动的磨盘投影里,隐约有个捧碗老人的笑脸。专家说是光线巧合,可村里人都知道——那碗热粥的温暖,终究是年年轮回着暖了人心。

相关文章

老槐树下的秘密:木匠与狐仙的百年善缘

在青溪村口有棵三人合抱的老槐树,据县志记载已活了四百多年。树干上深深嵌着半块锈蚀的铜镜,每当月圆之夜就会泛出微光。村里最年长的李阿婆总爱摇着蒲扇说:『这镜子里,可藏着咱们村祖祖辈辈的福气哩.........

善良的磨坊主与神秘乞丐:一碗米粥改变命运的故事

在古老的青山脚下,有个叫柳树屯的小村庄。村里有位年过半百的磨坊主张老汉,人们都叫他"张磨头"。他经营的磨坊虽小,却是十里八乡最受敬重的地方——不是因磨出的面粉精细,而是因老汉那颗比面粉还白净的心。那年...

善良的樵夫与山中精灵:一碗热粥的奇缘

在云雾缭绕的青山脚下,有个名叫柳树沟的小村庄。村里住着个四十出头的樵夫李大山,每日天不亮就扛着斧头上山砍柴,用结满老茧的手养活年迈的母亲。那年腊月特别冷,大雪封山半月有余。李大山把最后半袋糙米熬成稀粥...

善良的守林人与神秘的白鹿:一个关于报恩的深山传说

在云南边陲的苍茫群山中,流传着一个被当地彝族人世代传颂的故事。年过七旬的依玛老奶奶至今仍会指着云雾缭绕的嘎贡山主峰,用颤抖的声音讲述她父亲亲身经历的那个奇迹。那是1952年的寒冬,年轻的守林人阿普冒着...

木匠阿福的奇遇:一把神锯改变命运的温暖故事

在青山环绕的溪水村,住着一位名叫阿福的木匠。四十出头的他总是穿着沾满木屑的藏青色工装,笑起来眼角的皱纹像两把小扇子。村里人都知道,阿福的手艺就像他名字一样能带来福气——经他手打造的家具,用上二十年都不...

老槐树下的小茶馆:一碗茶里的邻里温情

在青石镇的老街拐角处,有棵三百年的老槐树,树荫下摆着七八张褪色的木桌。李老汉的小茶馆就在这里开了二十三年,蓝底白字的招牌被太阳晒得发白,却和槐树一样成了镇上的活地图。去年夏天最热的那日,抱着孙子的张婶...

发表评论    

◎欢迎参与讨论,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、交流您的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