老槐树的秘密:手艺人与山神的千年之约
在云雾缭绕的青萝山脚下,有个叫柳溪村的小村庄。村口矗立着一棵三人合抱的老槐树,树干上深褐色的纹路像极了老人脸上的皱纹。村里代代相传着一个规矩:每月初一十五,总会有村民带着新编的竹篮或酿好的米酒挂在槐树最低的枝桠上,第二天这些东西就会神秘消失。
九十岁的阿福婆婆是村里最老的寿星,她总爱摇着蒲扇对孩子们说:'咱们村和山神老爷有约定哩!'这时调皮的二狗子就会插嘴:'婆婆骗人!我去年躲在草垛里守了一夜,只看见陈木匠来挂木雕!'
说起陈木匠,那可是方圆百里最有本事的匠人。他做的梳子能让白发变黑,雕的喜鹊能引来真鸟搭窝。但最奇怪的是,每逢农历三月初三,陈木匠就会闭门谢客,在后院工坊里叮叮当当忙活整天。
今年开春时,县里来了个收古董的商人,出五百两银子要买老槐树下出土的战国铜镜。那天夜里,商人带着铁锹偷偷刨树根,突然被只毛茸茸的爪子按住了肩膀。第二天人们发现商人昏倒在树下,怀里紧紧抱着个褪色的红布包,里面包着半块霉烂的槐花饼。
三月初三这天,暴雨冲垮了进山的石板路。陈木匠却顶着斗笠出门,怀里抱着个用油纸包得严严实实的长条物件。放羊归来的小柱子偶然看见,老槐树最粗的那根枝干竟像活人手臂般弯下来,轻轻接过了那个包裹。
三天后,村里来了个地质考察队。带队的白胡子教授激动地告诉大家,他们在山腰处发现了保存完好的宋代木雕山神庙,庙里供着的山神像左手持斧,右手握着的正是陈木匠年年供奉的微型耕犁模型。更神奇的是,检测显示庙宇大梁用的正是柳溪村老槐树的木材。
如今每个清晨,都能看见陈木匠带着徒弟们清理山神庙的落叶。庙门口新栽的槐树苗迎风摇晃,嫩叶沙沙响,像在诉说那个延续了八百年的秘密——当年为救被山洪围困的村民,老木匠用传家宝雕犁换了山神开道;而山神只要求后代木匠继续传承这门手艺,让山间永不响起滥伐树木的斧声。
今年冬至,考察队在庙后发现块残碑,上面斑驳的字迹记载着:'匠以心守山,山以灵护人'。那天傍晚,全村人都看见有七色彩虹横跨老槐树与山神庙,陈木匠新雕的百鸟朝凤图上,忽然多了道水痕,像极了山神流泪的模样。